宿舍是我们生活、学习的集中场所,是我们安全、舒适的栖息地。近年来,高校发生的火灾,60%~70%发生在学生宿舍等人员活动较为集中的场所,宿舍人员聚集密度大、流动性强、管理难度大,成为安全事故的多发地。
如果同学们消防安全意识淡薄,消防常识缺乏,扑救初期火灾和逃生自救互救能力低下,一旦发生火情,特别是在夜间,将对同学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严重的威胁。
Ø 案例警示
2003年11月24日凌晨,莫斯科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六号学生宿舍楼失火。大火从203号宿舍烧起。这场大火消防局出动了50辆消防车,30辆救护车。直到凌晨5:45分,大火才被扑灭。经调查,失火原因是电线短路。这场火灾造成41名学生被烧死,100多人受伤,其中遇难的中国留学生11名。
2008年11月14日早晨6时10分左右,上海商学院602宿舍发生火灾。4名女生跳楼逃生不幸身亡。经调查,失火原因为寝室里使用“热得快”引发电器故障并将周围可燃物引燃所致,高温引发了电器故障,迸发出的火星不巧落在了女生们晾挂的衣物上,最终酿成事故。
2022年6月,湖南长沙某高校,一男生宿舍突发火灾。消防救援人员迅速赶赴现场,扑灭了火势,起火原因为吸烟遗留火种引发火灾。
2019年12月18日19时52分,杭州消防接到报警,浙江工业大学屏峰校区东苑5号楼宿舍楼4楼起火,现场火势燃烧猛烈!8辆消防车45名消防员到场,紧急疏散6名被困人员,并将火扑灭,无人员伤亡。经查,起火原因为:寝室内插线板故障引燃易燃物。
Ø 学生宿舍消防事故原因
1.违规使用明火导致火灾
如在宿舍内吸烟、点蜡烛、蚊香、焚烧杂物等。
2.不安全用电引发火灾
在宿舍存放使用卷发棒、吹风机、电暖宝、电锅等大功率违禁电器;
人走未断电;
边充电边玩手机、使用劣质充电器、手机电脑长期不关机等不安全用电行为;
私拉、乱接电线;
Ø 如何预防学生宿舍火灾的的发生
1、严禁存放或使用卷发棒、电吹风、电暖宝、电热杯、电热毯等大功率违禁电器,严禁私拉乱接电线、插座,自觉遵守宿舍安全管理规定。
2、严禁在宿舍内存放打火机、汽油、酒精、蜡烛等易燃易爆物品,不得在宿舍生明火焚烧物品。
3、严禁在宿舍吸烟。
4、室内无人时,应关掉电源开关并且拔下插头。
5、使用台灯、充电宝、电脑等电器要注意发热部位的散热。
6、保持消防通道畅通、熟悉宿舍楼内消防器材的摆放地点及使用办法。
Ø 学生宿舍火灾逃生误区及正确方法
①冷静应对、迅速撤离
一旦听到火灾警报或意识到自己被火围困时,要立即沿着疏散指示标志的指示方向逃生。在室内发现外部起火,开启房门时,须先触摸门板,若发现变热或有烟气自门缝串入,就不能冒然开门,而应设法寻求其他通道;若不热,要缓缓开启,并在一侧利用门扇作掩护,防止烟气熏倒或热浪灼伤。发生火灾时要及时拨打119报警。
误区:发生火灾后,惊惶失措,在浓烟弥漫中到处乱窜,不顾一切只身硬闯火海,会离危险越来越近。
②保护呼吸系统顺畅
逃生时可用打湿的毛巾、口罩、衣服等将口鼻捂严,否则会有中毒或被热空气灼伤呼吸系统软组织窒息致死的危险。另外,应低首俯身,贴近地面,设法离开火场,以避开处于空气上方的毒烟。穿越烟雾区时,即使感到呼吸困难,也不能将毛巾从口鼻上拿开。
误区:直立行走速度快,可以快速脱险。发生火灾时,有毒烟雾的重量比新鲜空气轻,会在上面,直立行走可能会使逃难者中毒昏迷。
③及时疏散或寻找避难场所
在无路可进的情况下,应积极寻找避难处所,例如到阳台、楼层平顶等待救援;选择火势、烟雾难以蔓延的房间,关好门窗、堵塞间隙,房间如有水源,要立刻将房间内的易燃、可燃物品浇湿,以有效阻止或者减缓火势和烟雾的蔓延时间。
误区:开窗跳楼是一种很被动的做法,这种情况一般多发生在楼层较低的住户,实际上即使是二楼的高度跳到地上也是十分危险的。此外,卫生间等建筑材料防火性能低,发生火灾时应避免去卫生间避险。